您的位置:首页/党建工作

市地研所组织观看《长津湖》影片

来源:供稿 所属各党支部作者:时间:2021-11-21 16:33热度:0

为将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引向深入,激励干事创业担当,10月14日,所党委组织全所干部职工赴天幕新彩云影城观看电影《长津湖》,共80余人参加。所领导苗礼义、于瑾、刘文臣参加。

       影片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,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。71年前,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,在极寒严酷环境下,东线作战部队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一路追击,奋勇杀敌,扭转了战场态势,打出了军威国威。
       第一党支部•赵苗苗:怀着悲壮的心情看完了这部电影。这场战争,敌我力量悬殊。为了下一代的和平稳定,很多刚刚经历过国内战争的老兵,再一次踏上沙场,但却没有再回来……他们以血肉之躯,铸成守卫国家安宁的钢铁长城。影片中,零下40度的天气,我们的士兵在山间冻到失温,分食着所剩不多、被冻得能硌掉牙的土豆;而美国的士兵,畅食着大鱼大肉……但我们,以顽强拼搏的意志和不怕死的斗争精神赢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!片尾曲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那段历史:“是军人的荣耀,激励我;是勇敢的兄弟,陪伴我;是亲人的牵挂,温暖我……我来过,燃烧过;我身后,是祖国……如果再也不能回去,请你不要为我哭泣,替我看那山河壮丽;记住我,我来过,我爱我的祖国”。从《金刚川》到《长津湖》,这两年抗美援朝题材的电影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那段历史。那些本该享受和平的岁月的可爱的人,为了肩上的使命和心中的牵挂,奔赴战场,抛头颅洒热血。他们,需要被铭记!他们的付出,应该被珍惜!       第三党支部•王娟:电影讲述了1950年,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、取得伟大胜利的故事。那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,百废待兴,老百姓的日子渐好,苦尽甘来,而此时朝鲜战争爆发了,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介入之后,中国东北边境受到严重威胁。毛主席深思熟虑,决定暂时放弃收复台湾,转而出兵支援朝鲜。“打得一拳开,免得百拳来。抗美援朝,就是保家卫国。”在彭德怀总司令的带领下,15万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,在艰苦恶劣的极寒环境下、装备物资补给严重不足的条件下,靠着自身坚定的信念与10万装备精良的美韩联军战斗,最终取得了伟大胜利。其中以穿插战术全歼“北极熊团”,给了美军重重一击,也是我军第一次全歼一个团。让我们铭记先烈们的英勇付出,愿山河无恙、国泰民安。

      第四党支部•高昌玲:在庆祝新中国72华诞的重要时刻,一部电影《长津湖》将我们带回到71年前,当时是新中国刚刚诞生一年,百废待兴、百业待举,全国人民响应党中央号召,为争取国民经济根本好转而努力工作——全力医治长期战争造成的创伤、恢复凋敝的国民经济、重建美好家园。但是,美国政府从维护其全球霸权出发,武装干涉朝鲜内战,不顾中国政府的严正警告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,给我国东北边境地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。我国的国家安全受到严重挑战,国家利益受到严重损害,应朝鲜党和政府请求,党中央毅然决然作出抗美援朝、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。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最残酷惨烈的战斗之一,志愿军将士在冰天雪地极寒严酷的战场环境中,书写了惊天地、泣鬼神的雄壮史诗,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。影片《长津湖》艺术再现了这场战役的残酷悲壮:铁道列车被炸的惨烈、乱石阵上的隐忍、通信塔之战紧张激烈、新兴里战斗气壮山河、老兵雷公壮烈牺牲、杨根思抱起炸药包与敌同归于尽,片尾“冰雕连”令敌人亦为之动容……影片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不惧强敌、用血肉之躯抵御美国飞机大炮的英雄气概和战斗精神,谱写了一曲革命英雄主义的壮歌。抗美援朝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,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。这段非凡的历史,祖国不会忘记,人民不会忘记。历史,需要缅怀!英烈,需要铭记!和平,需要珍惜!如今我们生活在国泰民安的繁华盛世,但永远不能忘记我们的祖国是那些先辈们用甘于奉献、无所畏惧的勇气,抛头颅、洒热血替我们打下的。就像影片中毛主席所说:“这仗真不想打,但为了未来百年的发展,这仗不得不打。打的一拳开,免得百拳来。”所以,那些为了保卫祖国未来拼死战斗的战士,才是我们心中真正的英雄。何其有幸生于华夏、国家繁荣昌盛,在祖国发展的今天,我们更要勿忘过去、铭记历史、珍惜今天的来之不易,用我们的决心和努力献出力量,维护祖国美好的未来。

       第五党支部•王瑞霞:《长津湖》讲述的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的东部战线,是特殊历史时期、特殊国际形势下开展的一场非常伟大的战役,是整个朝鲜战争中最重要、最惨烈的一次战役。这次战役扭转了整个朝鲜战争的局势,使志愿军们反守为攻,把不可一世、装备精良的美军打回了三八线以南,打出了新中国的军威国威,许多志愿军战士将自己的满腔热血挥洒在这片土地上。难以想象,这样的战绩,是远在东南沿海的部队紧急受命,在没有御寒棉衣、没有粮食保障、没有高性能武器装备、交通受阻等多种困难条件,用钢铁般的意志和信念取得的,令人泪目的还有很多战士冻伤或冻死在战场,身为后人,我们应永远铭记这段历史,向奉献出生命和凯旋的战士们致敬。如今的盛世,如前辈们所期、如我们所期,感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抛头颅洒热血的先辈们,我们应传承他们的意志和精神,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尽一己之力。

       第六党支部•石向菲: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的日子,所党委组织全体职工观看了电影《长津湖》。电影演绎了1950年冬抗美援朝时期的长津湖战役,志愿军连队在极度严酷环境下坚守阵地奋勇杀敌的故事。追忆那场战争,我们应该满怀感激之情向最可爱的人–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!向牺牲在朝鲜土地上的光荣的烈士和他们的家属深深致敬!向尚健在的参加那次战争的整整一代人深深致敬!我们现在的和平年代,是无数先烈用血肉之躯换来的,我们要勿忘历史、缅怀先辈,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太平盛世,致敬最可爱的人!

        第八党支部•李瑜瑶:影片看得让人热血沸腾,对影片中神枪手平河一句话印象深刻:“希望我们的下一代生活在没有硝烟的年代”。对比叙利亚、阿富汗等长年战争国家,我们现在的幸福和平生活是上一辈用血肉换来的。绿水本无忧,因风皱面;青山原不老,为雪白头;战争总无情,英雄的长存浩气,让人动容;赤子丹心昭日月,英雄肝胆映山河。感恩上一辈,吾辈仍自强!

       第九党支部•吕晓波:看完《长津湖》,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。三个小时时长,战争场面三分之二,异常惨烈,作为军人的荣耀和无畏被深刻阐释,泪点满满。它让我们深刻感受到百年征程跌宕起伏,是老一辈先烈们用血肉为我们铺就光辉之路。电影中有一句话我记得很清楚:“这场仗我们不打,就要我们下一辈去打”。他们选择不畏牺牲,英勇斗争,打得一拳开,免得百拳来。百年后的今天,对我们来说多么何其有幸生在这个太平盛世,家国情怀、天下太平对我们来说多么弥足珍贵。地灾防治工作也如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,我们要始终同地质灾害作斗争,不惧风雨、不畏艰险,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。

       第十党支部•马晓雪:“打得一拳开,免得百拳来”。1950年10月,中国人民志愿军“雄赳赳,气昂昂,跨过鸭绿江”,极度缺乏物资的情况下打败补给丰富的美联合国军。在战场上,我们有奋不顾身以身挡枪、为战友搏取生存机会的小战士,有舍生忘死、抱起标记弹、开车冲向敌军阵营的老兵雷爹,更有令敌人胆寒和崇敬的冰雕连。正是这一群可爱的人,打得这一仗,才有如今的和平与安宁。今天,我们同样肩负着形不同道相同的使命和担当。在汛期,我们始终战斗在防汛一线,突发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昼夜不停,应急调查马不停蹄,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,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传承。理想信念照耀东方,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,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万岁!

       第十一党支部•郝春燕:观看电影《长津湖》之后,心情久久不能平静,电影的画面一直闪现在眼前。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极为残酷的一场战役。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在严寒中与美军血战,在棉衣不够、食物不足的条件下,面对装备精良的强大敌人,靠着钢铁般的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,巧妙周旋、奋勇杀敌,最终以弱胜强。战场上,他们一往无前,铮铮铁骨;生活中,他们有亲人手足、对未来的美好向往。是先辈们的勇往直前、保家卫国,才有了现在的和平年代,数以万计可爱的生命换取了今天的幸福生活。杨根思写道:“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,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,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。”中国军人的英雄气节和奋斗精神让我们备受鼓舞。

       第十一党支部•吴家悦:《长津湖》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之战为背景,讲述了志愿军七连官兵用青春和热血捍卫军人荣耀的感人故事。连长伍千里、指导员梅生、狙击手平河、炮兵排长“雷公”……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志愿军官兵英勇无畏、浴血奋战,彰显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,书写了中国军人不可战胜的英雄传奇。“没有冻不死的英雄,更没有打不死的英雄,只有军人的荣耀”。志愿军战士们在没有完整御寒装备的情况下毅然奔赴战场,面对美军最强悍的部队,用血肉之躯作战,最终取得胜利,为中国军人赢得了荣耀。靠的是不怕强敌的民族风骨、是前赴后继的英雄主义精神,这种精神始终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。

      第十二党支部•周亮: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,单位组织观看了电影《长津湖》,作为一名共产党员,我感慨万分。七十多年前,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“雄赳赳,气昂昂,跨过鸭绿江”,进行了一场正义的战争。他们是最可爱的人、最英勇的人、最可敬的人。电影中有一幕火车上路过长城的场景,他们也是长城——用生命筑起的长城。当看到我们最可爱的人穷尽一切力量去战斗,我无法抑制感情,热泪盈眶。如果没有他们,我们现在会怎样?所以我们应该时刻铭记他们,缅怀他们。先辈们用鲜血写下的历史,用青春和生命换来的和平,我们不会忘记,更不敢忘记。这部电影使我们对抗美援朝战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,也让我们对来之不易的和平倍加珍惜。(供稿  所属各党支部)